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他们在地铁长廊布了个展!博物馆串联起生活新期盼、城市新动能

来源:文汇网    时间:2023-05-20 23:11:01

地铁站长廊,本只是一个交通空间,却意外出现一场展览。这两天,“来历博 看上海”展览正在徐家汇地铁站展出,穿行在地铁站,转角就与展览邂逅。

这场展,为何要布在碎片化空间?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地铁站是一个公共行走的空间,是我们链接人与人的城市通道、血液通道。我们想让博物馆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,让看展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。”在今天(20日)举办的汇讲坛现场,上海市历史博物馆(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)馆长周群华给出了答案。

在上海,丰富多样的博物馆和美术馆,成为城市公共服务文化供给的重要组成。而今,地铁站办起了艺术展、博物馆推出了咖啡特调。背后指向一种链接:美术、博物、咖啡都有人与人连接的功能,我们的博物馆和美术馆,在当下不仅成为一个城市的流量入口,也成为市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盼,成为激活这个城市的新动能。

博物馆融入生活、链接生活

近30组(件)展品和图片,串联起上海的前世今生。

“来历博 看上海”展览首次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及精品临展带进地铁展厅,让市民在交通枢纽中遇见上海市历史博物馆,在此翻开城市历史,感受上海的红色文化、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。

在这一破圈的尝试探索之初,周群华不断问自己:历史博物馆到底要做什么?“我们非常强调探索这座城市精神背后的文化密码。这个密码不仅是艺术、历史,还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,尤其是人对社会、对历史共情性的体验。”

周群华代入普通观众思维:或许很多人进入博物馆会想,我是不是专业的?我能不能看懂这个?我能不能解读它的艺术技巧?“那么,就让他先在日常中与展览不期而遇,卸下他的顾虑。”这样一来,更多平时较少进入博物馆的人走进来了,并不是这一专业领域的市民和游客走进来了,更多博物馆场景走入生活,更多生活的场景又进入博物馆,让博物馆成为城市日常的一部分,与生活深度融合。

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已经有了计划,要融入这个社会所有细胞的基层。“我们很多服务和展览进入了很多社区,进入了学校、幼儿园,包括小学和初中、高中非常多,而且我们正在开发系列课程和教具。”

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同样提及很多博物馆、美术馆开始尝试做咖啡。

在他看来,这也是融入生活的很重要举措:“我们称咖啡馆为第三空间,第一和第二空间就是居住和工作,第三空间就是很多公共的活动空间。公共活动空间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让人和人之间见面。其实创新前沿就是在咖啡馆里诞生的,大家是先喝咖啡聊最前沿的东西,再回到办公室做实验写成书。这是一个城市第三空间的重要性,给大量思想创意的人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。”

民间力量参与让文化场馆群星闪耀

这是一个长向的银灰色建筑。像一个巨型钢铁乐高,层层堆叠出错落的空间。去年底揭幕的星美术馆就生长在上海的黄浦江边上。星美术馆原址是始建于1907年的南浦火车站,是当时全国三个可以进行水陆转运的站场之一。

星美术馆创办人,馆长何炬星本人,也是一位知名收藏家,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,从文化研究入手经营个人收藏,横跨四十多年。他认为:“收藏是一场知识的排演”。

“如果说上海博物馆代表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高度,上海历史博物馆代表这座城市的深度,星美术馆,这一由民间力量发起的美术馆,更多呈现出这座城市的宽度。”

而上博刚刚闭幕的、为期98天的“从波提切利到梵高”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”,接待了42万观众,线下文创销售额超过2400万,成为现象级。

没人会想到这场展览背后,也是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的一次创新尝试。“尤其像我们这种国有博物馆,虽然我们有财政支撑,但是如何把高品质的展览引到中国?不是每个展览都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支撑的,现在展览的成本都非常高。这个展览就是自筹资金引进的一个展览,包括拉了社会力量支撑这个展览,但是得到的回报是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双丰收。”上海博物馆副馆长,研究馆员李峰说,他们通过展品引进、IP引进,推出了200多种文创产品,包括在餐饮服务、数字藏品、沉浸式光影体验,打造了展览全方位的周边,吸引了各类受众主体,尤其是年轻人。

不管是美术馆还是博物馆,在传播文明和传播文化上的功能是相通的,馆也不在大小。“恰恰因为国有博物馆有社会力量的支撑,同时放眼上海不断涌现出像星美术馆这样的小众美术馆,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多样性。”陆铭这样注解。

作者:王宛艺

编辑:苏展

责任编辑:顾一琼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东制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